美中俄密擴建基地 擬恢復核試
美中俄密擴建基地 擬恢復核試
衞星圖像揭活動頻 添設施挖隧道
美國跟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達數十年來最緊張,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取得的衞星影像顯示,這3個核武大國過去數年擴大核試場規模,增設核設施,並在核試場挖新隧道。有分析指出,美中俄均投放大量時間、精力和資金把核武現代化,雖然3國不至爆發迫在眉睫的武裝衝突,但可能準備恢復核試。
俄場內大興土木 全年長開
CNN取得俄羅斯北極圈新地島(Novaya Zemlya)核試場、美國內華達國家安全區(N2S2)及中國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基地過去3至5年間的衞星影像,顯示3國的核試驗增建新道路和儲存設施,挖建新隧道,進出的車流量增加。美國明德大學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教授路易斯表示,衞星影像有很多跡象顯示美中俄可能恢復核試,核試威嚇恐加速3國的軍事競賽。
從衞星圖像可見,俄羅斯新地島核試場在2021年至2023年間大興土木,船隻及新貨櫃抵達碼頭,冬天時道路清理了積雪,地下隧道深入山內。分析師指出,即使去年俄軍入侵烏克蘭,該核試場仍大幅擴張。路易斯指出,道路清理積雪反映核試場全年長開,過去5至6年間俄羅斯在核試場挖掘新隧道,可能準備恢復核試。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今年8月造訪試驗場,再次惹起外界對試驗場的關注。
路易斯認為,俄軍在俄烏戰爭表現意外地差劣,可能促使俄羅斯考慮恢復核試。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曾矢言,若烏克蘭反攻成功,可能動用核武。美國空軍退役上校萊頓(Cedric Leighton)則認為,俄羅斯擺出準備核試的姿態,未必會恢復測試,或藉此恫嚇西方國家。
此外,衞星影像顯示中國羅布泊核試驗基地的活動加劇,近年正挖掘新的第五條地下隧道,周圍建築新道路。比較2022年及2023年的衞星影像,棄土堆面積逐步增加,分析師估計地下隧道不斷擴大。主要行政及支援區可見新的興建項目,2021年及2022年間新的儲存庫落成,可能用來儲存爆炸品。
路易斯指出,有別於新地島核試場,羅布泊核試驗基地面積龐大,分成很多不同部分,看來活動頻繁。日本智庫笹川平和財團轄下「SPF China Observer」發現羅布泊試驗基地可能正興建第六條隧道,沿山勢挖掘很長的隧道,反映興建基地進入最後階段,推斷中國的目標或許是進行亞臨界核試。
亞臨界核試是研究核武器所使用的裂變材料遭受高能炸藥或其他方式爆轟下,出現的物理和化學行為,但引爆不會達到核爆臨界點。
美N2S2地下設施肆意擴充
美國對上一次地下核試是於1992年進行,路易斯認為美國一直就核試作好準備,只要其中一個敵國進行核試,美國將會作出回應。衞星影像顯示,N2S2的地下設施U1A在2018年至2023年間大肆擴充。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子保安總署(NNSA)承認N2S2用於進行亞臨界核試,政府正重整該處的基建及科研能力。美國政府問責署於8月指出,將在N2S2裝設兩座測試儀器,用來測量進行亞臨界核試時鈽(plutonium)的反應。
路易斯認為,美中俄都有恢復核試的理由,尤以中國為甚,皆因美俄曾進行數以百計核試,中國曾進行約40次,所擁有的電腦模型數據遠遠少於美俄。而且3國都未曾進行低當量(low-yield)核武測試。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在2022年發表報告,警告就算俄羅斯向美國發動低當量核武攻擊,美國也未必能作出報復,因為尚未對所需武器進行測試。
23 Sep 2023 信報
撮要
這則新聞報導美中俄三國核試場的最新情況:
1. 衛星圖像顯示三國核試場近年大幅擴建新設施、道路和隧道。
2. 分析認為三國或在準備恢復核試,以現代化核武庫。
3. 俄羅斯新地島核試場全年不停工程,可能因烏克蘭戰爭表現欠佳而考慮恢復核試。
4. 中國羅布泊試驗基地挖第5、6條隧道,可能準備進行亞臨界核試。
5. 美國N2S2地下設施大擴建,表示時刻準備應對核試。
6. 三國都有理由重新進行核試,尤其是資料不足的中國。
7. 核試威嚇可能加速三國軍備競賽,帶來冷戰陰霾。
8. 但恢復核試仍存在不確定性,也可能只是嚇阻手段。
9. 三國應積極避免核擴散,以德促和,使世界遠離核戰陰影。
關於美中俄擴建核試場的事件,我有以下幾點看法和建議:
1. 三國擴建核試場令人擔憂,可能會重新啟動核軍備競賽,不利全球和平。
2. 但是不能迫於猜疑而採取對抗,應保持理性、審慎的態度觀察。
3. 三國應增加透明度,解釋核試場用途,以減低外界疑慮。
4. 國際社會應努力調解矛盾,促進三國建立互信。
5. 三國應致力核不擴散,履行防止核戰爭的承諾。
6. 各方應回歸談判桌解決分歧,而非較量軍事實力。
7. 需要全球范围内的核裁軍,逐步消除核戰爭陰霾。
8. 三國領導人應表現戰略約束,不以核試做強硬示威。
9. 國際組織应發揮協調作用,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10. 和平穩定是全人類共同願景,需要各國共同努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