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股跑贏三桶油 內需板塊有沽壓

金股跑贏三桶油 內需板塊有沽壓
受到風暴「小犬」吹襲影響,港股昨日上午停市,下午2時才恢復交易,內地國慶黃金周長假期結束,「北水」重臨之下,即使風暴可能吹走部分交投,成交額仍然可以保持於前水平。恒指昨微升31點,收報17517點,成交金額有468億元,與上周五全日錄得約479億元相距不遠。

國際油價上周累積下挫超過8%,創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原因是市場擔心美國將長時間保持高利率將不利經濟,從而會削弱石油需求。不過,以巴衝突再起,縱使以巴都不是原油產區,暫時對石油供應沒有直接影響,但其周邊國家產油量佔全球三分之一,若戰事蔓延,將會導致原油市場波動。市場擔憂伊朗等中東產油國或會捲入戰爭,國際油價在昨日亞洲交易時段飆升逾半成,「三桶油」在中港股市個別發展,A股補回國慶長假期間的國際油價跌勢,H股卻跟隨國際油價造好,中石油(00857)A股低收0.9%,H股漲2.5%【圖1】;中海油(00883)A股跌0.8%,H股上揚2.3%;中石化(00386)A股微跌0.2%,H股則升1.5%。



紫金招金抽升逾3%

中東局勢轉趨緊張,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刺激國際金價上漲。金礦股造好,紫金(02899)再彈3.7%,收市報11.8元,是最大升幅藍籌;招金(01818)更錄得近半成進賬,收報10.78元;山東黃金(01787)漲3.5%,收14.86元;中國黃金國際(02099)升逾3%,報34.2元。

美國9月非農就業新增職位33.6萬個,較市場預期的17萬個多近一倍,並且是8個月來最多。克利夫蘭聯儲銀行總裁梅斯特表示,9月非農就業報告顯示勞工市場強勁,重申聯儲局11月會否加息取決於接下來的經濟數據。美國本周將公布上月消費物價指數,但以巴開戰刺激油價顯著反彈,可能會帶動10月通脹上升,預料將牽動美國利率走向。

根據上周五的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料聯儲局下次11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的機會率,由就業數據前的八成跌至六成八,加息0.25厘機會率升至三成二;12月加息機會率由數據前的三成三,增至四成三。若果加上國際油價急漲的因素,不排除加息機會率會進一步上揚。

內地8天中秋國慶黃金周完結,期間的旅遊及消費等數據參差,相關板塊呈個別發展。國內旅遊出遊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國內旅遊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加1.5%。旅遊相關股普遍下滑,同程旅行(00780)跌3.4%,收報15.4元;攜程(09961)低收0.3%,造259.8元;中免(01880)首三季多賺12.3%,第三季純利更勁升93.2%,但股價急挫4.7%,至93.9元。

內房遭拋售 恒大系插水

國慶假檔期電影總票房為27.34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同期下降約38%,不及市場預期。影視股受壓,貓眼娛樂(01896)重創6.7%,插穿10元關口,收9.78元;IMAX(01970)挫4.4%,報8.25元;阿里影業(01060)跌3.6%,收0.54元;稻草熊娛樂(02125)低收1.7%,報0.58元。

民企內房股捱沽,碧桂園(02007)今年首9個月累計交付房屋逾40萬套,市傳該公司擬近日公布境外債重組計劃,並被指未能如期償還約3860萬美元境外債利息,股價插6.7%,收報0.84元【圖2】;融創中國(01918)大挫近8%,報2.22元;中國奧園(03883)急瀉逾13%,至0.195元;旭輝控股(00884)更跌超過一成六,報0.255元。



恒大系3隻股份昨日下午復牌,中國恒大(03333)插水近13%,收報0.275元;恒大汽車(00708)8月獲杜拜紐頓集團斥資5億美元入股成為戰略投資者,但對方表示暫停履行入股協議中的相關義務,原因是其股份於9月28日暫停交易,連同中國恒大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對股份認購協議帶來重大的不確定性,恒大汽車急挫約9%,至0.51元;恒大物業(06666)大跌逾7%,收0.51元。

異動股方面,海通國際(00665)獲母公司海通證券(06837)提私有化,刺激股價爆升逾97%,收報1.4元;冠軍科技(00092)收購內地兒童課外活動培訓中心,單日抽高逾42%,收0.081元;艾美疫苗(06660)重啟A股計劃,股價先升後急瀉逾51%,收報11.1元。

10 Oct 2023
信報

撮要

恒指受颱風影響港股停市,下午復市後微漲31點收17517點。

三桶油H股追落國際油價彈升,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帶動金礦股造好。民企內房股捱沽,恒大系3隻股復牌均下挫。

國慶黃金周旅遊和電影數據參差,旅遊和影視股個別發展。美國9月就業數據優於預期,聯儲局11月加息預期上升。

異動股方面,海通國際大升逾97%,冠軍科技爆漲超過42%,艾美疫苗重啟A股計劃後急瀉逾51%。

評論
中東地緣風險升溫,我對港股近期走勢有以下評論:

1. 油股及黃金股受惠,但要留意油價是否持續飆升而拖累企業盈利及增長。不能過度樂觀追高。

2. 內房股面臨去槓桿壓力下滑。儘管估值吸引,但要審慎看待債務風險,避免捱沽出現崩盤。 

3. 國慶旅遊股反應不一,要留意後市旅行需求是否持續回暖。電影股疲弱或與競爭力有關。

4. 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或打擊港股,尤其科技股表現。資金面趨緊需警惕,不宜追高。

5. 個股上,重組消息刺激海通國際大漲,但要留意去槓桿效應。內房股修正中可配置,但要控制風險。

6. 整體來說,中東局勢及美息上升都增加不確定性。港股短期料震盪為主,要追求平衡及避險。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I的真正風險?

習主席晤民企 力挺科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