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普通法故事 捍衞國際金融中心招牌

 講好普通法故事 捍衞國際金融中心招牌

香港連續第二年舉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參與人數比去年更多,人氣亦更鼎盛,與會者包括多位美國華爾街大行高層,反映海外投資者對香港仍然有信心。然而,出席峰會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估計,今年香港全年經濟增長較預期為低,僅約百分之三以上。政府今年初曾經樂觀展望,二〇二三年的經濟增長可以達到百分之三點五至百分之五點五,其後在八月修訂為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五,現再進一步下調。


香港經濟疲弱是客觀事實,力挽狂瀾的辦法是看準形勢,利用有口皆碑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招商引資,消除外界疑慮,發掘更多機遇。舉行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之類的大型活動,無疑是打氣圖強之計。香港過往半個世紀在經濟方面大致上處於順境, 如今面對逆境,只要沉着應戰,未嘗不可倚賴厚實的底子克服挑戰。


陳茂波解釋,過去一段時間內地出口、本地轉口方面持續疲弱,原本估計下半年會轉好,結果持續下跌。另外,本港雖與國際全面通關,但因航班關係,訪港旅客只恢復至二〇一八年的七成左右,影響今年經濟表現。他又指樓市上落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經濟情況、息口走勢、就業市道等,由於香港是細小全開放型經濟體,受外圍及內地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利率高企,買家入市較為審慎可以理解。財爺認為,《施政報告》調整「樓市辣招」後,市場反應較為冷靜,其實屬於好事。


關於美國跨黨派國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美國政府將四十九名本港法官、政府官員和檢控人員列入制裁名單,陳茂波表示有關行為完全不能接受,特區政府不會妥協,亦不會懼怕要挾。他本月中將代表香港出席在美國三藩市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APEC)峰會,目前沒有打算與美國政府官員會面。


美國政客不遲不早在此時提出制裁法案,當然應該強烈反對,因為制裁行動不但針對個別人士,而且涉及香港整體的普通法形象。眾所周知,香港的獨特優勢是「一國兩制」之下容許特區政府施行有別於內地的法律系統,而香港的普通法能夠與美國和英國等國家接軌,所以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長期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合稱之為「紐倫港」(Nylonkong),三座城市構建成促進全球經濟發展的金融網。如果香港法官被美國制裁,容易令人產生錯覺,誤以為香港的普通法系統受到破壞。


金融界和法律界的主流意見贊同,普通法比大陸法更有利於促進經濟活動。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也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透過視像致詞時表示,香港以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簡潔的稅收制度,以國際接軌的普通法制度,中西文化滙聚的優勢和廣泛的國際商業網絡,贏得國際投資者的信任和讚譽。何立峰強調,中央支持香港保持國際化特色,更好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資金融通功能,積極參與區域合作,加強與全球金融業界的業務往來;開拓東盟、中東等市場,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拓展朋友圈,在國際舞台上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中美角力激烈之際,華府倘若通過法案制裁香港法官,香港普通法的聲譽難免遭污衊,令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打折扣。從這個角度衡量,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應該涵蓋「講好香港普通法故事」,釐清外界誤解,捍衞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金漆招牌。


去年七月,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慶祝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兩次提到香港普通法制度。習近平明言,「包括普通法在內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發展」,亦說「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易言之,習主席認同和肯定香港實施普通法,並且期待發揮普通法制度的長處,鞏固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地位。


經濟逆境固然要克服,美國政客的制裁要挾亦該招架。習近平快將前往三藩市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且看近年曲折多變的中美關係能否改善,繼而紓緩香港壓力。


主旨講好香港普通法故事,捍衞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連續兩年舉辦國際金融峰會,反映外資對香港仍有信心。但經濟增長下調,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多方面疲弱。


文章認為香港應看準形勢,利用金融中心優勢招商引資。舉辦峰會有助團結氣氛。香港過往處順境,現面對逆境仍可倚賴實力化解。


美國提出制裁香港法官等人士,文章強烈反對,因會破壞香港普通法形象。香港獨特之處是「一國兩制」下實施普通法,與英美法律接軌,構成「紐倫港」金融網絡。制裁令人誤解香港普通法受損,影響金融中心地位。


文章提出講好中國、香港故事時,應包括講好香港普通法故事,釐清外界誤解,捍衞金融中心招牌。習近平曾肯定香港普通法,希望發揮其優勢,鞏固香港國際樞紐地位。香港應講好普通法故事,維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8 Nov 2023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AI的真正風險?

習主席晤民企 力挺科技創新